教官一进门,元儿就露出了痴汉一般的微笑,并悄悄对我说“好可爱啊”。我对人的外貌反应比较迟钝,因此没有答话,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。
我们的教官姓王,他只介绍了自己的姓,简单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,和一口气讲十来分钟话的教导主任就是不一样。他身着绿色迷彩服,穿黑色军靴,戴作训帽,这就是教官们后来几天的标准穿着。他看上去不算很高,似乎是十几名教官中最矮的,(初中军训时我们班的教官也是最矮的)在一众皮肤黝黑、膀大腰圆、说话用嘶吼的武警战士之中,他可以算是娇小、白皙、轻声细语了(只是相对)。因此同学们也乐于与他开玩笑,譬如在十分钟休息时一把夺下他的帽子,把他的水壶藏到床下(教叠方块被时搬到操场上的),还有就是调侃他与其他教官之间的bromance(一开始只敢私下里讨论,后来越发大胆,二班教官投给他一瓶可乐,或是排长一边拍他的肩一边交流,都会掀起一阵“yoooooooo”的浪潮。遇到这种情况,他只涨红了脸来呵斥我们“行了行了”,看上去颇为无奈)。当然,训练时我们是不敢胡闹的,否则确实有可能受到全班在烈日下跑圈的惩罚。
橙子说王教官很有经验,再联系他的长相,我推测他大致在25~30岁之间。但后来他(在许多女生的盘问下)说自己只有23岁,而那名看上去比他年长的二班教官只有21岁,看来当兵的人外貌普遍比较沧桑。不过同那些像一团刺球的咋咋呼呼的小伙子相比,他的确多了一种稳重内敛的气质。
汇操比赛的前一天,我们正在操场中央练习齐步走,突然从前方杀来一支气势汹汹的队伍——三班。王教官只得让我们立定,而三班教官让队伍在离我们不到五米的位置停了下来,并将号子喊得震天响。这是公然挑衅,我们也在教官的示意下喊起了口号。然而我们虽然气势十足,但毕竟人少(35人,远少于普通班的50人),响度不足。对面更是有人故意大声道:“报告!他们班没有男生,我们不忍心和他们较量!”
此话一出,我们班仅有的12名男同学立刻炸了毛。当然他们知道这是激将,也没有乱了阵脚。教官想领我们继续训练,便下令向后转,不料被另一支队伍堵住了去路。他们不但冲我们喊口号,还唱起了(难听极了的)歌。与此同时,左边又来了一个班。我们被三面夹击,又好笑又尴尬,最后总算从唯一的突破口处撤离了包围圈,只留下高冷的背影。隔着好远都能听到那三个班“比试”的声响。教官见我们心不在焉,只说:“明天就比赛了,不和他们闹。”我们便又投入到训练之中。
比赛结果,我们班被评为军训优秀班集体。我也被评为“训练标兵”。
评论